【開卷有得】理性動物

【開卷有得】理性動物  (The Rational Animal: How Evolution Made Us Smarter Than We Think) 

  by Douglas T Kenrick , Vladas Griskevicius

我們每天所做的決策, 從日常生活如購物、投資、結婚、養育, 到工作如談判等, 都能保持「理性」狀態做出最佳決策嗎? 傳統經濟學認為我們都是理性的經濟人, 可以充分了解哪一個選擇對自己最有利, 即每一個選擇都是使我們的「效用」(Utility)達到最大化。但事實上我們仍然總是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如金融市場的追漲殺跌、購買大量無用的產品等。因此, 近年來熱門的行為經濟學結合了心理學學說, 說明人其實並不是這麼理性, 我們總是帶著「認知偏見」而制定決策, 如所謂的「熱手效應」說明某件事發生很多次後, 很有可能再次發生, 但實際上每一次發生機率僅是隨機產生, 其他如定錨效應、厭惡損失、後見之明偏見等等, 說明人不是一個理性的經濟人。

而本書則是提出第三種理論, 試圖從進化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明人類不過是理性的「動物」, 生物學家認為, 所有動物其大腦的設計都是為了使進化的成功率最大化, 稱之為「適應性」, 而人既然從動物進化而來, 為了生存、適應外在環境, 人類的大腦在潛意識中隱藏著許多為了生存、繁衍後代的機制, 所以在行為經濟學家認為不理性的行為, 以動物生存進化的觀點來看, 卻是合理的行為。

除了理性的自我外, 作者從生物進化角度提出了7個影響著我們的次級自我, 而這些次級自我會在不同環境下, 不知不覺主宰我們的決策, 使得表面上的我們是如此不理性:

次級自我              內   容
自我保護型次級自我       ■ 我們的祖先必須成功避免受到其他掠奪者的威脅, 因而自我保護型次級自我希望免受到任何潛在的生理傷害
■ 自我保護型次級自我會促使我們產生融入群體的意向, 也會使我們較容易受到他人影響
避免疾病型次級自我■ 我們的祖先面臨外在各種傳染性疾病攻擊, 如流感、黑死病、傷寒等, 迫使人體進化出了一個非常複雜的免疫系統, 同時也發展出預防性的心理機制, 如聽到咳嗽聲, 避免疾病型次級自我會自動激活, 潛意識地產生迴避
■ 避免疾病型次級自我會迫使我們避免與外界接觸而變得更加內向, 降低對他人的容忍度
社交型次級自我■ 我們祖先為了進化, 必須與其他同伴友好相處, 如部落中共同分享食物, 而且相互傳授生活技能
■ 社交型次級自我被觸發時, 人們更容易花金錢、花時間去購買能與他人聯繫的商品, 甚至促使我們做自己不喜歡但朋友喜歡的事情
社會地位型次級自我■ 我們的祖先需要在群體中獲得並保持自己的地位, 唯有如此, 才能優先獲得食物供給及交配的優先權利。現代社會則依靠著社會地位高, 而擁有去高級俱樂部、坐頭等艙等的特權
■ 社會地位型次級自我關注個人在等級結構中的位置–誰在我們之上、誰在我們之下。因此特別重視與成功人士交往, 並把他人對自己的不尊重行為看得格外嚴重
擇偶型次級自我■ 從進化角度來說, 將基因傳到下一代是最重要的事情, 因此如何在擇偶過程中脫穎而出, 引起對方的興趣, 是我們祖先首要任務之一
■ 當擇偶型次級自我被激發時, 會促使我們標新立異並獲得他人的關注, 以提高自己的魅力指數
留住配偶型次級自我■ 人類及猿猴類等, 其雌性和雄性會共同撫育後代, 因此人類社會在擇偶過程中除了得到配偶外, 需要考慮與配偶相處問題。為了維持彼此關係, 人們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與時間, 維持與配偶和諧的關係
■ 留住配偶型次級自我被激發時, 除了關注伴侶是否幸福外, 同時還要觀察是否有潛在侵入者威脅你們的關係
育兒型次級自我■ 養育後代有助於人類延續基因, 因此父母不僅提供食衣住行, 還有知識與技能
■ 當育兒型次級自我被激發時, 我們就會發揮愛心保護弱小, 如照顧無助的陌生人, 甚至照顧寵物等

透過上述7個不同的次級自我, 作者進一步說明在行為經濟學顯示不理性的行為, 為何從進化角度觀察, 其實仍然是理性行為, 以損失厭惡效應為例, 所謂「損失厭惡」係指人們面對相同數量收益和損失時, 認為損失更加令人們難以忍受, 但在傳統經濟學中認為面對相同數量的收益與損失, 在心理層面不應該有不同的影響, 因此損失厭惡是一個非理性的行為。

但從進化角度觀察, 損失厭惡是具有其合理性: 1. 人類祖先當身處於險境時, 優先規避損失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才是最佳的決策, 因而人類先天本就會對於損失產生強烈厭惡感; 2. 而損失厭惡程度也不是穩定狀態, 作者設計實驗, 在激發自我保護型次級自我及擇偶型次級自我的人後, 分別觀察他們對於損失厭惡的程度, 發現激發自我保護型次級自我的人會比平常更加厭惡損失, 因為需要更加保護自己; 而擇偶型卻截然不同, 反而不會有損失厭惡, 甚至在男性身上為了顯示擇偶的優勢, 誇大收益的重要性, 而無視於損失, 因為過於安全, 反而在擇偶過程中容易落敗。

既然我們受到進化影響, 大腦裡總是有眾多無法控制的次級自我, 在不自覺的情況超越理性的自我, 而做出表面上「不理性」的決策, 那我們該如何減少這種衝動? 作者提出幾個建議:

  1. 不要以為別人都是傻瓜:

我們總是有一種偏見, 認為別人都是傻瓜, 自己才是思慮縝密的天才; 但從進化角度觀察, 我們很多決策從表面上看起來不理性, 卻是被潛意識中某些理性的進化程序所驅使。「進化角度能幫助我們明確在什麼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錯誤匹配, 以及當我們下意識的反應可能導致麻煩時, 如何糾正和避免」。

  2. 理性的私立並非是你的私立:

傳統經濟學的決策模式假定人類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 但這種僅適用於消費者向陌生人採購, 或金融市場交易; 大多數時間我們與朋友、鄰居、商業夥伴交易時, 像對待家人一樣對待他們時, 彼此間的體驗將會舒適更多。

3. 出門之前先問問其他自我的意見:

我們的大腦不只是利益最大化的自我, 至少還有7個不同的次級自我, 每個次級自我都在根據不同的進化需要計算成本與收益, 且下意識中輪流操控著我們的決策。因此在做決策前, 我們可以試著主動喚醒內在不同的次級自我, 在制定決策前能避免受到單一次級自我的掌控。

從生物進化角度看人類大腦運作, 近年來似乎也變成另一種顯學, 乍看之下, 進化生物學把人類看作是進化的一種「動物」, 其行為、決策與靈長類動物、甚至其他哺乳動物、鳥類等, 都可以看到為了進化所帶來相似的影響, 似乎人類並不完全是這麼”高等”、”主宰世界”的高高在上。但透過生物進化角度, 我們確實也更進一步認識自己, 能了解自己在決策時可能面臨的盲點。人類本就是極其複雜的動物, 大腦、身體如何運作, 尚有太多未解之謎, 經由不同領域知識的整合, 才能更加認識我們自己 !

發表留言